灌木,高1-3米;小枝圆柱形或微具四钝棱,灰褐色,密被糙伏毛,无皮孔,老后色较淡,树皮常呈薄片状剥落。叶纸质,长圆形、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倒披针形,长8-28厘米,宽2-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钝或圆形,边缘有具硬尖头的小齿或小锯齿,干后上面黑褐色,被稀疏糙伏毛或近无毛,下面灰棕色,新鲜时有时呈淡紫红色或淡红色,密被灰棕色颗粒状腺体和灰白色糙伏毛,脉上的毛更密;中脉粗壮,上面平坦,下面隆起,侧脉7-10对,弯拱,沿边缘长延伸,上面平坦,下面凸起,小脉网状,下面微凸;叶柄长1-7厘米,被糙伏毛。伞房状聚伞花序大,直径达28厘米,顶端稍拱,分枝扩展,密被灰白色糙伏毛;不育花萼片4-5,阔卵形、阔椭圆形或近圆形,结果时长1.3-2.7厘米,宽1.1-2.5厘米,先端钝头渐尖或近截平,基部具爪,边全缘或具数齿,白色或淡紫红色;孕性花淡紫红色,萼筒钟状,长约2毫米,萼齿三角形,长约0.5毫米;花瓣长卵形,长2-2.5毫米,初时顶端稍连合,后分离,早落;雄蕊不等长,较长的长约6毫米,较短的长约3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0.5毫米;子房下位,花柱2,结果时长约2毫米,近棒状,直立或外弯。蒴果坛状,不连花柱长和宽3-3.5毫米,顶端截平,基部圆;种子褐色,阔椭圆形,不连翅长0.35-0.5毫米,具纵脉纹,两端各具长0.2-0.25毫米的翅,先端的翅宽而扁平,基部的收狭呈短柄状。花期7-8月,果期11-12月。
产陕西(洋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和湖南。生于山谷密林或山坡路旁疏林或灌丛中,海拔500-18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