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版45:1-4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米;小枝纤细,近四棱形,灰褐色,密被长硬毛,具纵棱脊,无皮孔,具稍隆起、近新月形叶痕;顶芽通常发育不良或缺。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纸质或膜质,椭圆形或长卵形,长2-6厘米,宽1-2.5(-3)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边缘具疏而尖的细锯齿或近全缘,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干时橄榄绿色或深橄榄色,两面被长硬毛,无光泽,背面沿主脉更密,主脉在叶面平坦或稍凹陷,背面隆起,侧脉4-5对,在叶面不明显,背面明显,在近叶缘附近网结,网状脉两面不明显;叶柄长2.5-5毫米,密被长硬毛。花序簇生于1-2年生枝的叶腋内,密被长硬毛。雄花序:簇的单个分枝具1或3花的聚伞花序,花梗长1.5-2毫米,基部具2枚小苞片,若3花时,总花梗长1-1.5毫米;花4或5基数,粉红色;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被长柔毛,5或6深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具缘毛;花冠辐状,直径4-5毫米,花瓣4-6枚,卵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约2毫米,先端圆形,基部稍合生;雄蕊长为花瓣的3/4,花药长圆形,长约0.8毫米;退化雌蕊垫状,顶端具短喙。雌花序:簇生,被长硬毛,单个分枝具单花,稀具3花,花梗长2-3毫米,基部具小苞片;花6-8基数;花萼盘状,直径约2.5毫米,6或7深裂,被长硬毛,急尖;花冠辐状,花瓣5-8枚,长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圆形;退化雄蕊长约为花瓣的一半,败育花药箭头形;子房卵球形,长约1.5毫米,直径约1.3毫米,无毛,花柱明显,柱头头状或厚盘状。果球形,直径约4毫米,成熟后红色,干时具纵棱沟,果梗长约4毫米,密被长硬毛;宿存花萼平展,直径约3毫米,裂片卵形,外面被毛;宿存柱头厚盘状或头状,花柱明显。分核6,稀5或7枚,轮廓椭圆体形,长约3毫米,背部宽约1毫米,两端尖,背面具纵宽的单沟及3条纹,两侧面平滑,内果皮革质或近木质。花期4-5月,果期8-11月。
产于安徽(休宁、祁门)、浙江(天台、建德、遂昌、丽水、青田、龙泉、庆元、泰顺、平阳、天台山、雁荡山)、江西(玉山、婺源、上饶、广丰、德兴、修水、铜鼓、萍乡、资溪、黎川、南丰、宜黄、吉安、安福、莲花、永新、遂川、广宁、石城、瑞金、会昌、兴国、于都、赣县、上犹、大余、安远、寻乌、龙南、定南、全南)、福建(福州、闽侯、崇安、建阳、南平、顺昌、永安、永泰、沙县、连城、长汀、上杭、龙岩、南靖)、台湾(台北、南投、屏东)、湖南(洞口、通道、宁远、江华、蓝山、宜章)、广东(广州、花县、从化、新丰、龙门、三水、饶平、陆丰、大埔、丰顺、五华、蕉岭、和平、建平、惠阳、翁源、始兴、南雄、仁化、乐昌、乳源、曲江、英德、连山、连南、连县、阳山、怀集、广宁、封开、德庆、高要、肇庆、云浮、台山、恩平、阳江、高州、信宜)、海南(白沙)、香港、广西(金秀、龙胜、兴安、桂林、平乐、苍梧、贺县、田林)和贵州(罗甸、安龙、册亨、望谟、兴义);生于海拔(60-)100-10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或林缘、灌木丛中及溪旁、路边。模式标本采自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