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版26: 15-21
灌木,高1-3米;皮灰褐色。幼枝、花序及叶轴被锈色茸毛。羽状复叶;叶柄上面具凹槽;托叶刚毛状,被毛;小叶3-7对,坚纸质或近革质,形状和大小以其着生部位不同而有变化,顶生者最大,向基部者渐小,通常为卵状椭圆形、卵形或长椭圆形,顶小叶长达8厘米,宽约4厘米,先端圆形或急尖,基部宽楔形,稍歪斜,侧生的中部小叶常为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3-5厘米,宽2-3.5厘米,生于基部的更小,两面细脉明显,上面无毛或仅沿中脉被疏毛,下面密被锈毛,具光泽。总状花序侧生或与叶互生,长5-20厘米;花梗长3-6毫米;苞片似托叶,脱落;花萼斜钟状,萼齿5,浅裂或近截平,长8-9毫米,宽5-7.5毫米,被锈色毛;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15-17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微缺或呈倒心形,中部以下渐狭成柄,瓣柄界限常不明显,翼瓣单侧生,长圆形,与旗瓣近等长,宽2-3毫米,具1平展三角形耳,具皱褶,柄纤细,龙骨瓣较翼瓣短小,倒卵状长圆形或半月形,具1尖耳,下垂,在耳部常呈囊状膨大;雄蕊10,基部稍连合;子房密被锈色绒毛状柔毛。果梗长不超过10毫米;荚果串珠状,长4-10厘米,具纤细的果颈和喙,被紧贴的锈毛,在果颈、喙与种子间的缢缩部分更密,有种子2-4粒;种子卵球形或椭圆形,两端急尖,深红色或鲜红色,长约8毫米,厚约4毫米。花果期4-9月。
产云南、贵州和广西(部分地区)。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林中,多在山谷河溪边潮湿的山坡上,海拔2000米以下。缅甸也有分布。
根据原始记载,本种为高达2米的小乔木,而以后的采集记录,均为灌木。本种与长梗槐S. wightii Baker很相近,后者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和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尼泊尔一带。据《印度植物》记载:该种的花序较长,弯曲,与叶对生;花梗长达11毫米,果期可延长达15毫米以上,翼瓣镰状,耳很小;荚果粗厚,易于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