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版20:4-5
落叶或半落叶乔木,有板根或支柱根,幼时附生。叶薄革质或皮纸质,卵状披针形
至椭圆状卵形,长10-15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至浅心形,
全缘,干后表面无光泽,基生叶脉短,侧脉7-10对,背面突起,网脉稍明显;叶柄长
2-5厘米;托叶披针状卵形,先端急尖,长可达10厘米。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簇生于
已落叶枝叶腋,球形,直径7-12毫米,成熟时紫红色,基生苞片3,细小;有总梗。雄
花、瘿花、雌花生于同一榕果内;雄花,无柄,少数,生榕果内壁近口部,花被片4-5,
披针形,雄蕊1枚,花药广卵形,花丝短;瘿花具柄,花被片3-4,花柱侧生,短于子
房;雌花与瘿花相似,花柱长于子房。瘦果表面有皱纹。花期5-8月。
产云南(墨江、巍山、瑞丽、盈江、景东、西双版纳、石屏、河口至富宁)、广东、
海南、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海拔300-1000 (-2100)米。斯里兰卡、印度(包括
安达曼群岛)、不丹、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
内亚至所罗门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均有分布。
常用作行道树,为良好的荫蔽树种;木材纹理细致,美观,可供雕刻。
本种特别是下一变种,以前多误定为Ficus lacor Buch. -Ham.,但该种小枝、托叶及.
榕果均被较厚的长柔毛或绒毛,榕果一般径约10毫米,仅分布于印度南部、喜马拉雅山
区诸国、缅甸、柬埔寨及越南中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