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版86: 1-7
乔木,高达20米;分枝密,树冠密,灰绿色;枝条直或开展,多分枝,枝皮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片状脱落;小枝近弧形或直,下垂,生鳞叶的一年生枝具多数分枝,一回及二回分枝细直,稍向上展,近圆柱状,径约1毫米,其上的鳞叶交叉对生,稀三叶交叉轮生,排列紧密,三回分枝直或微弯,开展,圆柱形或微呈四棱形,间或成四棱形,其上的鳞叶交叉对生,排列紧密,长1-1.5毫米,先端微钝或微尖,微向内曲,背面拱圆或上部有不明显的钝脊,腺体明显,微凹,矩圆形、窄椭圆形或近条形,稀卵形,位于叶背中部,干时腺槽通常明显,常从近基部伸至中上部或几达先端;刺叶仅生于幼树上,三叶交叉轮生或交叉对生,斜展,上面凹,下面有不明显的纵脊,长3-8毫米,先端刺尖。雌雄异株或同株,雄球花卵圆形或近球形,长1.5-2.5毫米,雄蕊通常5对,花药3-4,药隔宽卵形, 先端圆。球果锥状卵圆形或圆球形,生于通常弯曲(稀直而不曲)的小枝顶端,长6-8(-10)毫米,径5-8毫米,熟时红褐色或暗褐色,无白粉,稍有光泽,有1粒种子;种子锥状球形,径5-6毫米,上端有两条棱脊,顶端钝尖或尖,基部圆,有树脂槽。
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四川岷江上游与大渡河上游以西、西藏东部怒江流域以东海拔2500-3700米之高山地带。在向阳山坡上组成小片纯林,或散生于山谷。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西部。
木材材质优良,可供建筑、桥梁、车辆、家具及器具等用。能生于比较干燥的阳坡山地,可作分布区的造林树种。
本种与近似种的区别在于它的枝条较密,分枝多,生鳞叶的小枝细,鳞叶背面的腺体位于中部,球果较小(长6-8毫米),近圆球形或锥状卵圆形,种子锥状球形或锥状卵圆形,径5-6毫米。至于小枝稍粗或稍细、圆柱形或近四棱形、灰绿色或绿色,鳞叶背面拱圆或上部有钝脊、腺体的形状、球果、种子的形状以及雌雄同株或异株等均有一定的变异。因此将V. L. Komarov发表的Juniperus mekongensis (模式标本采自西藏东部怒江上游的Zsa-chju)与R. Florin发表的J. ramulosa(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大炮山北麓牦中)并入本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