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高0.5-1.5米,有常为开张及下垂的枝条。茎幼时具4 纵线棱及两侧压扁,最后具2纵线棱至圆柱形;节间长0.9-3.5厘米,短于叶。叶近无柄;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或卵形,长1.8-4.5厘米,宽0.6-2.2厘米,先端锐尖至钝形或圆形而具小尖突,基部宽至狭的楔形,边缘增厚,上面绿色,下面淡绿但不呈苍白色,主侧脉1-2对,上方1对有时形成明显的近边缘脉,中脉有4-9条羽状分枝,第三级脉网模糊或不可见,近边缘腺体密生,叶片腺体点状且有时向上突起。花序有1-2(-3)花,在茎顶及自其下至14节内生出的单一或成对的短侧枝上顶生,花梗长3-4 毫米;小苞片退化,凋落。花直径2-3厘米,星状;花一蕾卵珠形,先端锐尖至钝形。萼片分离或稍合生,覆瓦状排列,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或近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等大或近等大,长1-2毫米,宽1-2毫米,先端近锐尖至圆形,具1-5脉,小脉不分枝,中脉不明显,腺体大多为线形。花瓣亮黄色或稀为白色,无红脉纹或红晕,开张,倒卵形,长0.9-1.5厘米,宽0,5-0.7厘米,小尖突消失或无。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5-11枚,最长者长0.6-1厘米,长约为花瓣的7/10。子房多少呈狭椭圆形,长2.5-3.5毫米;花柱长4-6(-7)毫米,长约为子房的1.3-2倍,多少柔弱;柱头头状至椭圆形或圆柱形。燕果狭圆柱形至圆柱状圆锥形,长0.5-1.1厘米,宽0.3-0.55厘米。种子深红褐色,狭圆柱形或狭椭圆状至纺锤形,长0.6-1.5毫米,有狭的龙骨状突起和多少伸长的顶端附属物,或一侧多少有宽翅,表面有浅的线状网纹。花期5-6月,果期9-12月。
产我国台湾中部及南部(高雄、屏东、台东、花莲、宜兰等地)。生于开旷多石地,海拔
300-1200米。菲律宾(吕宋)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台湾高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