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3.25秒
灰枝紫菀  Aster poliothamnus Diels
  物种信息
异名:Aster ramsbottomii Hand.-Mazz. (synonym)
图版42:8-12
Aster poliothamnus Diels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2: 503, 1922; Mattf., in Rehd. et Kobuski, Journ. Arn. Arb. 12: 406, 1939; Walker, in Contr. U. S. Nat. Herb. 28: 668, 1941; Griers.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16: 90, 1964,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9: 297, 1969. ——Aster ramsbottomii Hand. -Mazz in Journ. Bot. 76: 284, 1938; S. Y. Hu, l. c. 18: 298, 1969.
丛生亚灌木,高40-100厘米。茎多分枝,帚状,径达1厘米,树皮灰褐色,撕裂,当年枝直立,长15-40厘米,纤细,被密短糙毛或柔毛,有腺,有密集的叶。下部叶枯落;中部叶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2稀3厘米,宽0.2-0.5稀0.8厘米,全缘,基部稍狭或急狭,顶端钝或尖,边缘平或稍反卷;上部叶小,椭圆形;全部叶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柔毛,两面有腺点,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不显明。头状花序在枝端密集成伞房状或单生;花序梗细,长1-2.5厘米,有疏生的苞叶。总苞宽钟状,长5-7毫米,径5-7毫米;总苞片4-5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卵圆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3毫米,全部或上部草质,顶端尖,外面或仅沿中脉被密柔毛和腺点;内层长达7毫米,宽0.7毫米,近革质,上部草质且带红紫色,有缘毛。舌状花10-20个,淡紫色,管部长2毫米,舌片长圆形,长7-10毫米,宽1.2-2毫米,有4脉;管状花黄色,长5-6毫米,管部长1.6-2毫米,裂片长0.7毫米。冠毛污白色,长约5毫米,有近等长的微糙毛或另有少数外层短毛。瘦果长圆形,长2-2.5毫米,常一面有肋,被白色密绢毛。花期6-9月,果期8-10月。
产于甘肃南部(漳县、岷县、夏河)、青海东部(湟源)、四川西部(松潘、甘孜、雅龙江等)及西藏东部(昌都、柯罗洞、昌多等)。生于山坡、溪岸。海拔1800-3360米。
此种似与密毛紫菀 (A. vestitus Franch.) 比较接近。总苞的构造和密生的毛茸及腺点在此两种大致相同,但此种的木质的茎及密集而小的叶显然与后者有别。A. ramsbottomii Hand. -Mazz. 是一个叶较小而头状花序通常单生的变型。另有一植株低矮的变型 (f. procumbens Ling),分枝铺散或斜升,长仅10厘米,节间长2-5毫米,叶小,长0.4-0.5厘米,宽0.1-0.15厘米,单生于枝端,总苞片稍钝,有腺,近无毛。产于甘肃(舟曲)。
与“灰枝紫菀 Aster poliothamnus Diels”相关的种有:
  灰毛紫菀  Aster polius Schneid.
  厚棉紫菀  Aster prainii (J. R. Drumm.) Y. L. Chen
  高茎紫菀  Aster prorerus Hemsl.
  密叶紫菀  Aster pycnophyllus Franch. ex W.W. Smith
  凹叶紫菀  Aster retusus Ludlow
  腾越紫菀  Aster rockianus Hand.-Mazz.
  怒江紫菀  Aster salwinensis Onno
  短舌紫菀  Aster sampsonii (Hance) Hemsl.
  等毛变种  Aster sampsonii (Hce. ) Hemsl. var. isochaetus Chang
  短舌紫菀(原变种)  Aster sampsonii (Hce.) Hemsl. var. sampsonii
  ……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桔梗目 Campanulales
菊科 Compositae
紫菀属 Aster
灰枝紫菀 Aster poliothamnus

  DNA条形码
序号编号种拉丁名
1 D0164 Aster poliothamnus 采集信息
2 D0174 Aster poliothamnus 采集信息
3 D0246 Aster poliothamnus 采集信息
4 D0296 Aster poliothamnus 采集信息
  种质资源
保藏号:868710198867
单位:兰州大学 课题负责人:刘建全
采集编号:LiuJQ-GN-2011-509
采集人:刘坤 采集时间:2011年08月09日 采集地: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
保藏号:868710198864
单位:兰州大学 课题负责人:刘建全
采集编号:LiuJQ-GN-2011-508
采集人:刘坤 采集时间:2011年09月17日 采集地: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
保藏号:868710160647
单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课题负责人:钟扬
采集编号:ZhongY736
采集人:扎西次仁、西落 采集时间:2009年09月20日 采集地: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八宿县 采集资源类型:DNA材料、种子
保藏号:868710143973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杨永平
采集编号:YangYP-Q-3054
采集人:陈家辉、王赟、刘德团 采集时间:2010年09月11日 采集地: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
保藏号:868710119490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杨湘云
采集编号:09CS1490
采集人:张廷、蔡杰、袁明 采集时间:2009年09月20日 采集地: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八宿县 采集资源类型:DNA材料、种子
—第1页— 共计检索出:10条信息 共2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植物照片
—第1页— 共计检索出:46条信息 共4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全草:苦、辛,凉。清热解毒,降血压。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功能用途: 《部藏标》。【藏药】露琼:花用于瘟病时疫,培根病,脉热《部藏标》。漏穷:花用于流行性感冒,发烧,食物中毒等《青藏药鉴》。漏琼:花用于瘟病时疫,“培根”病,脉热《中国藏药》。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