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1.13秒
镰荚棘豆  Oxytropis falcata Bunge
  物种信息
异名:Oxytropis hedinii Ulbr. (synonym)、Oxytropis holdereri Ulbr. (synonym)、Oxytropis popovii Vassilcz. (synonym)
俗名:镰形棘豆 (LiánXíngJíDòu) Chinese
镰形棘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Oxytropis falcata Bunge in Mem. Acad. Sci. St. Mush. ser. 7. 22 (1): 156. 1874; E. Pet. -Stib. in Acta Hort. Gothob. 12: 81. 1937;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416. 1955;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429. 图2588. 1972; 西藏植物志2: 869. 1985.——O. holdereri Ulbr. in Notizbl. Bot. Gart. Berl. 3: 193. 1902.
年生草本,高1-35厘米,具粘性和特异气味。根径6毫米,直根深,暗红色。茎缩短,木质而多分枝,丛生。羽状复叶长5-12 (-20) 厘米;托叶膜质,长卵形,于2/3处与叶柄贴生,彼此合生,上部分离,分离部分披针形,先端尖,密被长柔毛和腺点;叶柄与叶轴上面有细沟,密被白色长柔毛;小叶25-45,对生或互生,线状披针形、线形,长5-15 (-20) 毫米,宽1-3 (-4) 毫米,先端钝尖,基部圆形,上面疏被白色长柔毛,下面密被淡褐色腺点。6-10花组成头形总状花序;花葶与叶近等长,或较叶短,直立,疏被白色长柔毛,稀有腺点;苞片草质,长圆状披针形,长8-12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密被褐色腺点和白色、黑色长柔毛,边缘具纤毛;花长20-25毫米;花萼筒状,长11-16 (-18) 毫米,宽约3毫米,密被白色长柔毛和黑色柔毛,密生腺点,萼齿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长3-4.5毫米;花冠蓝紫色或紫红色,旗瓣长18-25毫米,瓣片倒卵形,长15毫米,宽8-11毫米,先端圆,瓣柄长10毫米,翼瓣长15-22毫米,瓣片斜倒卵状长圆形,先端斜微凹2裂,背部圆形,龙骨瓣长16-18毫米,喙长2-2.5毫米;子房披针形,被贴伏白色短柔毛,具短柄,含胚珠38-46。荚果革质,宽线形,微蓝紫色,稍膨胀,略成镰刀状弯曲,长25-40毫米,宽6-8毫米,喙长4-6毫米,被腺点和短柔毛,隔膜宽2毫米,不完全2室;果梗短。种子多数,肾形,长2.5毫米,棕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产甘肃(河西走廊及夏河、卓尼、玛曲)、青海、新疆(且末、于田)、四川(若尔盖、红原)和西藏(嘉黎、班戈、双湖、仲巴、日土)等省区。生于海2700-4300米的山坡、沙丘、河谷、山间宽谷、河漫滩草甸、高山草甸和阴坡云杉林下;在西藏多生于海拔4500-5200米的高山灌丛草地、山坡草地、山坡砂砾地、冰川阶地、河岸阶地上,有时成群落分布。模式标本采自甘肃。蒙古也有分布。
可治刀伤(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与“镰荚棘豆 Oxytropis falcata Bunge”相关的种有:
  镰荚棘豆(原变种)  Oxytropis falcata Bunge var. falcata
  玛曲棘豆(变种)  Oxytropis falcata Bunge var. maquensis C. W. Chang
  硬毛棘豆  Oxytropis fetisovii Bunge
  线棘豆  Oxytropis filiformis DC.
  多花棘豆  Oxytropis floribunda (Pall.) DC.
  冷棘豆  Oxytropis frigida Kar. et Kir.
  陇东棘豆  Oxytropis ganningensis C. W. Chang
  改则棘豆  Oxytropis gerzeensis P. C. Li
  华西棘豆  Oxytropis giraldii Ulbr.
  小花棘豆  Oxytropis glabra DC.
  ……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蔷薇目 Rosales
豆亚目 Leguminosineae
豆科 Leguminosae
棘豆属 Oxytropis
镰荚棘豆 Oxytropis falcata

  DNA条形码
序号编号种拉丁名
1 D1983 Oxytropis falcata 采集信息
  种质资源
保藏号:868710158793
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陈世龙
采集编号:Chensl0054
采集人:陈世龙、张得钧、高庆波、张发起 采集时间:2008年07月23日 采集地:中国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 采集资源类型:DNA材料
保藏号:868710146103
单位:兰州大学 课题负责人:刘建全
采集编号:Liujq-Txm10-060
采集人:田新民、王志强、邹嘉宾 采集时间:2010年08月17日 采集地: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
保藏号:868710100797
单位:西藏高原生物所 课题负责人:李晖
采集编号:Lihui-Q-09-41
采集人:李晖、卜海涛、边巴、次旦 采集时间:2009年09月04日 采集地: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
保藏号:868710100686
单位:西藏高原生物所 课题负责人:李晖
采集编号:Lihui-Q-09-03
采集人:李晖、卜海涛、边巴、次旦 采集时间:2009年08月30日 采集地: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昂仁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
保藏号:868710052680
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陈世龙
采集编号:Chensl0080
采集人:陈世龙、张得钧、高庆波、张发起 采集时间:2008年07月24日 采集地:中国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
—第1页— 共计检索出:6条信息 共2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植物照片
—第1页— 共计检索出:30条信息 共3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藏药】莪达夏:全草用于疫疠,中毒病,黄水病,便秘,炭疽:外敷治疮疖肿痛《部藏标》。莪达夏:全草用于高烧,喉炎,痢疾,疮伤《藏标》。大夏:全草治高烧,喉炎,黄水疮,便血,红白痢,炭疽:亦可外用治刀伤《青藏药鉴》。莪大夏:全草治疫疠病,脉热病,肺热咳喘;外用治黄水疮,痈疽肿毒,疮疡久溃不愈《中国藏药》。功用同轮叶棘豆O.chiliophylla:《藏本草》。莪大夏,大夏:全草主治高烧,喉炎,痢疾,气管炎,外治炭疽病,黄水疮,痈疖肿毒,刀伤,创伤《民族药志二》。【裕固药】蓖大夏,镰荚棘豆,九头草:全草治外伤,高热[53]。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功能用途: 全草(莪大夏):苦,凉。止血消肿,止泻镇痛。用于创伤出血,疮疖发炎,泄泻,疮痈肿痛。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