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0.80秒
汶川柴胡  Bupleurum wenchuanense Shan et Y. Li
  物种信息
图版152
Bupleurum wenchuanense Shan et Y. Li, 单人骅、李颖, 植物分类学报 12 (3): 288. 1974.
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直根黄棕色,中部略膨大,有少数支根。茎绿色,基部光滑无毛,有细条纹,自基部以上分枝,侧枝发达,全株呈疏松的扫帚状,末端分枝极细,花时略向下垂,茎下部叶成簇生状,并有枯萎叶柄纤维包围茎基,叶片线形或狭倒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毫米,3-5脉,顶端钝尖或略圆,中部以下微收缩,基部扩大成鞘;茎基部以上的叶线形,长1.5-3厘米,宽1.5-2.5毫米;茎中部及分枝以上的叶全部为锥形以至鳞片状,愈至顶部叶越小,成极细的鳞片状,长1-8毫米,宽0.5-1毫米。复伞形花序小而多,总苞片2-3,极小,成锥形或鳞片状,不等长,长0.3-1.5毫米,宽0.1-0.3毫米,1-3脉,质较硬,紧贴伞辐;伞辐 (1) 2-3,纤细,极不等长,长2-32毫米;小总苞片5-6 (7),倒卵形或椭圆形,短于花时小伞形花序,长0.6-1毫米,宽0.3-0.5毫米,质厚,3脉;小伞形花序小,直径2-3毫米,有花1-4;花柄不等长,长3-6毫米,花极小,直径0.5毫米;花瓣黄色,中肋色较深,上部内折,舌片方形,边缘及背面均光滑;花柱基黄色,肥厚,直径宽于子房;子房外棱凸出明显。果较小,卵形,两侧略扁,棕色,长2毫米,宽1.5毫米;果柄长0.5-1毫米,远超出小总苞以外,棱微凸出;每棱槽油管2-3,合生面3-4;胚乳腹面平坦。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产四川。生长于山坡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汶川县、雁门乡。
本种在四川省汶川县一带药材公司收购称马尾柴胡,作解热之用,但它与真正的马尾柴胡 Bupleurum microcephalum Diels 有很大的区别。
本种的主要特点为植株高,分枝极多而细瘦,叶集中长在茎的基部,茎上的叶几乎全成小锥形至鳞片状,乍看似无叶,花序多而小,伞辐3,极少1,花特小,果实也较小。
与“汶川柴胡 Bupleurum wenchuanense Shan et Y. Li”相关的种有:
  银州柴胡  Bupleurum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
  云南柴胡  Bupleurum yunnanense Franch.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伞形目 Umbelliflorae
伞形科 Umbelliferae
柴胡属 Bupleurum
汶川柴胡 Bupleurum wenchuanense

  DNA条形码
  种质资源
  植物照片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全草(柴胡):功效见北柴葫。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