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纤细,初时直立,高1.5米,多少为攀援状,带鞘茎粗约8毫米。叶羽状全裂,长达85厘米、顶端不具纤鞭,每侧约有羽片25-28片,不整齐地每3-4片或更多片靠近成组排列;羽片线状披针形,长15-22厘米,宽1-1.3厘米,先端极渐尖,具细刚毛,基部急尖,具3条叶脉,上面及边缘被微刺,背面仅中脉疏被微刺或甚至无刺,横脉明显,色稍淡,下部及顶部的羽片较短;叶轴背面有短的下弯的爪状针刺;叶柄边缘具5-10毫米长的针状直刺或钩状刺;叶鞘上具浅囊状凸起,有水平、散生的直刺(至多长1厘米)。雄花序一回分枝,长约1米,顶端具细纤鞭,有4-6个分枝花序,上部的分枝花序退化为1个小穗状花序;一级佛焰苞管状,压扁,两侧具龙骨状突起,疏被小爪状刺;二级佛焰苞及小佛焰苞斜漏斗状,一侧延伸为三角形渐尖的尖头,具纤毛;每分枝花序上有小穗状花序2-5个,侧边的小穗状花序长2-3厘米,顶端的长6-7厘米,小穗状花序每侧密集着生5-12朵花;总苞深,近杯状,具深凹缺;雄花长4-5毫米,披针形渐尖,具钝三棱;花萼杯状,顶端具3小齿;花冠稍长于花萼,裂片披针形渐尖;雄蕊箭头形,花药披针形渐尖。雌花序细长,纤鞭状,顶端具纤细的纤鞭;一级佛焰苞管状,稍扁,边缘急尖,具刺,顶端延伸为披针形渐尖的瓣片;分枝花序2-3个,长10-12厘米,呈狭而直的密集着生的小穗状花序;二级佛焰苞和小佛焰苞均为斜漏斗状,无刺;小穗状花序着生于佛焰苞内,长1.5-2厘米,着生5-6朵二列的近单侧的紧贴的雌花;总苞托和总苞相似,杯状,截平;中性花的总苞几为耳状,其小窠卵形,壁龛状。果被平扁;果实球形,直径约10毫米,具短喙,鳞片21纵列,草黄色,边缘有一条狭的暗色带,中央具狭沟槽。种子为不规则球形,直径7毫米,稍扁,种脊面中央有大而稍深的合点孔穴,胚乳均匀,胚基生。果期3月。
产广西东北部和中部及贵州南部。越南亦产。
藤茎可供编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