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0.83秒
狗舌紫菀  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物种信息
图版62:1-7
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in Journ. de Bot. 10: 381, 1896.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茎直立,常单生,高16-50厘米,有棱,细或粗壮,被开展的长粗毛,上部有花枝及较疏的叶。基部叶较小;下部叶在花期生存,椭圆形或长圆状匙形,长5-18厘米,宽1.4-4厘米,下部渐狭成具翅的短柄,边缘有疏或密的浅齿,顶端钝或近圆形;中部及上部叶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0.3-2厘米,基部狭或圆形而半抱茎,有疏齿或全缘,顶端尖或圆形;全部叶质稍厚,两面或上面被密糙毛,下面沿脉有密长毛,中脉粗壮,侧脉4-6对,在下面稍凸起。头状花序径2-3厘米,2-6有时8个,伞房排列;花序梗长1.5-7厘米,有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苞叶。总苞半球形,长1-1.2厘米,宽1-1.5厘米;总苞片2-3层,线状至倒卵状长圆形,顶端尖或渐尖,外层长7-10毫米,背面有疏粗毛;内层长10-11毫米,宽2-2.5毫米,背面无毛或仅沿中脉和紫绿色顶部有毛,各层边缘宽膜质。舌状花约20个,管部长2.5毫米,舌片淡紫色,长12-14毫米,宽2-4毫米。管状花黄绿色,长5-6毫米,管部长2.5毫米,有疏短毛;裂片长1毫米,花柱附片线状披针形,长1毫米。冠毛2层,外层极短,白色,毛状稀膜片状,内层浅红褐色,长5毫米,有不等长的微糙毛。瘦果长圆形,稍扁,长3-3.5毫米,宽1毫米,除边肋外,背面有2-3肋,内面有1-2肋,被腺点。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产于我国西部及西南部。生于高山山谷坡地、针叶林下及山顶石砾地。海拔2100-3000米。
此种曾为Onno 及 Handel-Mazzetti 列于高山组的异毛亚组 (subsect. Heterochaeta Onno),但头状花序常多数,外层总苞片较短,接近紫菀组的一些种,且外层冠毛通常短毛状,果有多数强肋及被腺点的特征,与紫菀组的褐色紫菀 (A. fuscescens Bur. et Franch.) 比较接近。Onno 又以此种与怒江紫菀 (A. salwinensis Onno) 相比较;但它与后者并无显著的亲缘关系。所以此种以列于高山组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系为适宜。分2变种。
与“狗舌紫菀 Aster senecioides Franch.”相关的种有:
  狗舌紫菀-阔苞变种  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var. latisquamus Ling
  狗舌紫菀(原变种)  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var. senecioides
  西伯利亚紫菀  Aster sibiricus L.
  锡金紫菀  Aster sikkimensis Hook.f.
  西固紫菀  Aster sikuensis W. W. Smith et Farrer
  岳麓紫菀  Aster sinianus Hand.-Mazz.
  甘川紫菀  Aster smithianus Hand.-Mazz.
  缘毛紫菀  Aster souliei Franch.
  圆耳紫菀  Aster sphaerotus Ling
  匍生紫菀  Aster stracheyi Hook.f.
  ……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桔梗目 Campanulales
菊科 Compositae
紫菀属 Aster
狗舌紫菀 Aster senecioides

  DNA条形码
  种质资源
  植物照片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根(黑根药):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全草:止血生肌。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功能用途: 【彝药】母勒芨:全草或根主头晕头昏,久病体虚,风湿,“海拉”病(胃病),“扯依尾”病(感冒),“勒扯”病(月经不调),疮疡溃肿《彝植药》。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