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1.10秒
李  Prunus salicina Lindl.
  物种信息
异名:Prunus botan André (synonym)、Prunus communis Hudso
俗名:嘉应子 (JiāYīngZǐ) Chinese、玉皇李 (YùHuángLǐ) Chinese、嘉庆子 (JiāQìngZǐ) Chinese、山李子 (ShānLǐZǐ) Chinese
山李子(河南),嘉庆子,嘉应子(南京),玉皇李(北京)
Prunus salicina Lindl. in Trans Hort. Soc. Lond. 7:239. 1828; Rehd. in Journ. Arn. Arb. 5:210. 1924;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461. 1937; 广州植物志289. 1955;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341. 1959; Ohwi, Fl. Japan 542. 1965; Vidal in Fl. Camb. Laos et View. 6:159. 1968;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316. 图2361. 1972; 秦岭植物志580. 1974;俞德浚, 中国果树分类学55. f. 18. 1979.——Prunus triflora Roxburgh Hort. Bengal 38. 1814. nom., et Fl. Ind. 2:501. 1832. saphalm. "trifolia'' Hook. f. Fl. Brit. Ind. 2:315. 1878; Koehne in Sarg. Pl. Wils. 1:276. 1912, et 580. 1913; Nakai, Fl. Sylv. Kor. 5:42. t. 26. 1916 non Rafinesque 1820. ——Prunus ichangana Schneid.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50 1905. ——Prunus botan Andr6 in Rev. Hort. 1895: 160. t. 1895: Koehne in Sarg. Pl. Wils. 1:280. 1912. pro syn. ——Prunus masu Hort ex Koehne l. c. 1912 pro syn., per error pro Maru; Bailey, Stand. Cycl. Hort. 5:2826. 1916. pro syn.——Prunus domestica auct. non L.: Bge. in Mem. Div. Sav. Acad. Sci. Petersb. 2:96. 1835. ——Pru- nus communis auct. non Hudson: Maxim. in Bull. Acad. Sci. St. Petersb. 29:88, 1833
落叶乔木,高9-12米;树冠广圆形,树皮灰褐色,起伏不平;老枝紫褐色或红褐色,无毛;小枝黄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红紫色,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通常无毛,稀鳞片边缘有极稀疏毛。叶片长圆倒卵形、长椭圆形,稀长圆卵形,长6-8(-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钝重锯齿,常混有单锯齿,幼时齿尖带腺,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侧脉6-10对,不达到叶片边缘,与主脉成45°角,两面均无毛,有时下面沿主脉有稀疏柔毛或脉腋有髯毛;托叶膜质,线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早落;叶柄长1-2厘米,通常无毛,顶端有2个腺体或无,有时在叶片基部边缘有腺体。花通常3朵并生;花梗1-2厘米,通常无毛;花直径1.5-2.2厘米;萼筒钟状;萼片长圆卵形,长约5毫米,先端急尖或圆钝,边有疏齿,与萼筒近等长,萼筒和萼片外面均无毛,内面在萼筒基部被疏柔毛;花瓣白色,长圆倒卵形,先端啮蚀状,基部楔形,有明显带紫色脉纹,具短爪,着生在萼筒边缘,比萼筒长2-3倍;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等,排成不规则2轮,比花瓣短;雌蕊1,柱头盘状,花柱比雄蕊稍长。核果球形、卵球形或近圆锥形,直径3.5-5厘米,栽培品种可达7厘米,黄色或红色,有时为绿色或紫色,梗凹陷入,顶端微尖,基部有纵沟,外被蜡粉;核卵圆形或长圆形,有皱纹。花期4月,果期7-8月。2n=16。
产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生于山坡灌丛中、山谷疏林中或水边、沟底、路旁等处。海拔400-2600米。我国各省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为重要温带果树之一。
与“李 Prunus salicina Lindl.”相关的种有:
  毛梗李(变种)  Prunus salicina Lindl. var. pubipes (Koehne) L. H. Bailey
  李(原变种)  Prunus salicina Lindl. var. salicina
  杏李  Prunus simonii Carrière
  黑刺李  Prunus spinosa L.
  东北李  Prunus ussuriensis Kovalev et Kostina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蔷薇目 Rosales
蔷薇亚目 Rosineae
蔷薇科 Rosaceae
李属 Prunus
李 Prunus salicina

  DNA条形码
序号编号种拉丁名
1 E0950 Prunus salicina 采集信息
2 Z5394 Prunus salicina 采集信息
  种质资源
保藏号:868710198063
单位:北京大学 课题负责人:沈泽昊
采集编号:ShenZH0021
采集人:祝文志、刘志祥、曹远俊 采集时间:2011年10月15日 采集地:中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
保藏号:868710198063
单位:北京大学 课题负责人:沈泽昊
采集编号:ShenZH0021
采集人:祝文志、刘志祥、曹远俊 采集时间:2011年10月15日 采集地:中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
保藏号:868710188505
单位:湖南吉首大学 课题负责人:张代贵
采集编号:Zdg1564
采集人:张代贵 采集时间:2011年07月11日 采集地:中国湖北省仙桃市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
保藏号:868710168774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课题负责人:徐忠东
采集编号:Xuzd300
采集人:陈延松、欧祖兰、高秋晨、许伟 采集时间:2011年08月16日 采集地:中国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标本
保藏号:868710168774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课题负责人:徐忠东
采集编号:Xuzd300
采集人:陈延松、欧祖兰、高秋晨、许伟 采集时间:2011年08月16日 采集地:中国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标本
—第1页— 共计检索出:11条信息 共3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植物照片
—第1页— 共计检索出:21条信息 共2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根皮:大寒。利湿解毒。 叶:甘、酸,平。清热解毒。 种子:苦,平。活血祛瘀,滑肠利水。 果实:甘、酸,平。清肝涤热,生津利水。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功能用途: 【朝药】叶治惊风,水肿《图朝药》。【傣药】麻曼勒:根用于周身酸痛,举步无力,精神困倦《傣药录》。麻满冷:全身酸痛,举步无力《傣医药》。麻曼勒:根治周身酸痛,举步无力,精神困倦《滇省志》。麻曼勒:治周身酸痛,举步无力,精神困倦,解毒《滇药录》、《傣药志》。【彝药】根用于高热抽风,目赤齿痛,食积不化,肠痈疮毒《哀牢》。【白药】根治牙痛,消渴,痢疾,白带;种仁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大便燥结,浮肿《大理资志》。【哈尼药】习掐:根、种仁、叶治牙痛,消渴,痢疾,跌打损伤,瘀血,大便燥结,浮肿《哈尼药》。【景颇药】qengzoshi:治跌打损伤,淤血作痛,浮肿《德宏药录》。【阿昌药】啊喝石卡: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德昂药】麻门勒: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