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状或直立灌木;幼枝黄绿色,光滑无毛。叶纸质,上部叶较小,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至与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5厘米,顶端锐尖,下部叶较大,椭圆形至矩圆形,长达11匣米,宽达6.5厘米,顶端钝或圆形,稀短渐尖,基部圆形,稀心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干时栗色,无毛,或仅沿脉基部被疏短柔毛,侧脉每边9-12条,两面稍凸起;叶柄长1-2厘米,稀5.2厘米,无毛;托叶狭披针形,宿存。花多数,通常数个簇生排成顶生宽聚伞圆锥花序,或下部兼腋生聚伞总状花序,花序长可达15厘米,侧枝长在5厘米以下,花序轴无毛或被疏微毛;花芽卵球形,顶端急狭成锐尖或渐尖;花梗长1-2毫米;萼三角形,顶端尖;花瓣倒卵形,雄蕊与花瓣等长。核果圆柱状椭圆形,长7-10毫米,直径4-5毫米,有时顶端稍宽,基部有盘状的宿存花盘;果梗长2-3毫米,无毛。花期7-10月,果期翌时年4-7月。
产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于海拔2600米以下的山坡、沟谷、林缘、林下或灌丛中。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越南、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据文献,在河北(伞山县)也有。根入药,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农民常用枝作牛鼻圈;嫩叶可代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