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1.09秒
刺天茄  Solanum indicum L.
  物种信息
苦果(云南禄丰、屏边);苦天茄(云南砚山);"歌温喝"、"傻里布"(傣语);野海椒(四川盐边);颠茄(四川雷波、广西南宁);钉茄(广西梧州);丁茄子(广西绥渌);袖扣果(广西龙州);生刺矮瓜(广东信谊);紫花茄(广州植物志);鸡刺子(海南琼山);黄水荞(台湾省)
图版26:1-6
Solanum indicum L. Sp. Pl. ed. 1. 187. 1753, p. p.; sensu Nees in Trans. Linn. Soc. 17: 55. 1837; Wight, Icon. Pl. Ind. Or. 2: f. 346. 1840-43; Hand.-Mzt., Symb. Sin. 7: 828. 1936; Tanaka et Odash., Census 381. 1938, et in 1. c. Suppl. 201. 1940; Masamune, Kainant. 295. 1943.——S. chinense Dunal in DC. Prodr. 13(1): 373. 1852.
多枝灌木,通常高0.5-1.5-(6)米,小枝,叶下面,叶柄,花序均密被8-11分枝,长短不相等的具柄的星状绒毛。小枝褐色,密被尘土色渐老逐渐脱落的星状绒毛及基部宽扁的淡黄色钩刺,钩刺长4-7毫米,基部宽1.5-7毫米,基部被星状绒毛,先端弯曲,褐色。叶卵形,长5-7-(11)厘米,宽2.5-5.2-(8.5)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截形或不相等,边缘5-7深裂或成波状浅圆裂,裂片边缘有时又作波状浅裂,上面绿色,被具短柄的5-9-(11)分枝的星状短绒毛,下面灰绿,密被星状长绒毛;中脉及侧脉常在两面具有长2-6毫米的钻形皮刺,侧脉每边3-4条;叶柄长2-4厘米,密被星状毛及具1-2枚钻形皮刺,有时不具。蝎尾状花序腋外生,长约3.5-6厘米,总花梗长2-8毫米,花梗长1.5厘米或稍长,密被星状绒毛及钻形细直刺;花蓝紫色,或少为白色,直径约2厘米;萼杯状,直径约1厘米,长约4-6毫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端尖,外面密被星状绒毛及细直刺,内面仅先端被星状毛;花冠辐状,筒部长约1.5毫米,隐于萼内,冠檐长约1.3厘米,先端深5裂,裂片卵形,长约8毫米,外面密被分枝多具柄或无柄的星状绒毛,内面上部及中脉疏被分枝少无柄的星状绒毛,很少有与外面相同的星状毛;花丝长约1毫米,基部稍宽大,花药黄色,长约为花丝长度的7倍,顶孔向上;子房长圆形,具棱,顶端被星状绒毛,花柱丝状,长约名毫米,除柱头以下1毫米外余均被星状绒毛,柱头截形。果序长约4-7厘米,果柄长1-1.2厘米,被星状毛及直刺。浆果球形,光亮,成熟时橙红色,直径约1厘米,宿存萼反卷。种子淡黄色,近盘状,直径约2毫米。全年开花结果。
产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海拔180-1700米的林下、路边、荒地,在干燥灌丛中有时成片生长。广布于热带印度、缅甸、中南半岛,南至马来半岛,东至菲律宾。
果能治咳嗽及伤风,内服可用于难产及牙痛’,亦用于治发烧,寄生虫及疝痛,外擦可治皮肤病,叶汁和新鲜姜汁可以止吐,叶及果和籽磨碎可治癣疥。果皮中含龙葵碱。
与“刺天茄 Solanum indicum L.”相关的种有:
  刺天茄(原变种)  Solanum indicum L. var. indicum
  弯柄刺天茄(变种)  Solanum indicum L. var. recurvatum C. Y. Wu et S. C. Huang
  红茄  Solanum integrifolium Lam.
  野海茄  Solanum japonense Nakai
  素馨叶白英  Solanum jasminoides Paxton
  南青杞  Solanum kerrii Bonati
  喀西茄  Solanum khasianum C. B. Clarke
  白英  Solanum lyratum Thunb.
  山茄  Solanum macaonense Dunal
  乳茄  Solanum mammosum L.
  ……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管花目 Tubiflorae
茄亚目 Solanineae
茄科 Solanaceae
茄属 Solanum
刺天茄 Solanum indicum

  DNA条形码
  种质资源
保藏号:868710126378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课题负责人:袁明
采集编号:MY629
采集人:袁明 采集时间:2009年12月30日 采集地:中国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
保藏号:868710119457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杨湘云
采集编号:09CS1079
采集人:蔡杰、郭永杰、亚吉东 采集时间:2009年06月16日 采集地:中国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 采集资源类型:DNA材料、种子
保藏号:868710115764
单位: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邹方伦
采集编号:ZouFL0078
采集人:邹方伦 采集时间:2009年12月01日 采集地: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
保藏号:868710115602
单位: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邹方伦
采集编号:ZouFL0031
采集人:邹方伦 采集时间:2009年12月17日 采集地: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
保藏号:868710089346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刀志灵
采集编号:DZL-170
采集人:刀志灵 采集时间:2008年03月11日 采集地: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
—第1页— 共计检索出:10条信息 共2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植物照片
—第1页— 共计检索出:29条信息 共3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根:苦,平。有小毒。清热除湿,祛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痧气腹痛,头痛,牙痛,咽喉痛,乳蛾,疳积,跌打损伤,瘰疬。 全株:微苦,凉。有小毒。消炎止痛,消肿散瘀。用于乳蛾,咽喉痛,瘰疬,胃痛,牙痛,偏头痛,肠痈,疝气,风湿痛,消化不良,腹胀,疟疾,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果实(天茄子):用于伤风咳嗽,牙痛,疝痛。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功能用途: 【苗药】Ghob benx ghuangt(锐盆广):果治胃痛,疮毒,治脓肿溃破《苗医药》。【傣药】麻响展,大颠茄(德傣):根、果治心悸《德傣药》。麻响展,大颠茄(德傣):根、果治牙痛,胃痛,失眠症《德民志》。麻王喝(西傣):根、果治久咳不愈,月经不调,恶露不净,体弱消瘦,疟疾《版纳傣药》。麻王喝,歌温喝,傻里布(西傣),买憨(德傣):根、果、叶治牙痛,胃痛,扁桃体炎,肾盂肾炎,气管炎,感冒,咳嗽,久咳不愈,白带,闭经,月经不调,恶露不净,体弱消瘦,疟疾,疔疮,外伤炎症,犬、虫咬伤,痈疮肿毒《滇药录》。麻乡,苦子果:根治疗心慌心悸,全身浮肿,腹痛;果实治疗牙痛[81]。麻王喝:根、果实用于久咳不愈,月经不调,恶露不净,体弱消瘦,疟疾《傣药录》。【傈僳药】拖曲子:果实、种子、叶治头痛目赤,鼻渊,齿痛《怒江药》。【壮药】金山扣,金扣钮,扛勒:根治黄疸型肝炎,头痛,中风《桂药编》。【佤药】苦果,扭扣果:根治尿道结石,无名肿痛,胃痛《中佤药》。嘎梭下:功用同傣族《滇药录》。【景颇药】zhuija:果治牙痛,胃痛,失眠症《德宏药录》。【阿昌药】其鲍: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德昂药】麻响展: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白药】夸故故:功用同傣族《滇药录》。【拉祜药】处玛西:功用同傣族《滇药录》。【彝药】哥哩戈,罗长习弱:功用同傣族《滇药录》。天天线根:治咽喉肿痈,口蛾舌疡,风火虫牙,乳痈疔疮,寒湿痛痹,骨蒸头痛,瘀血肿痛,头癞股癣《哀牢》。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