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0.91秒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物种信息
异名:Coptis teeta var. chinensis subvar rhizomata H. Lév. (synonym)、Coptis teeta Wall. var. chinensis (Franch.) Finet et Gagnep. (synonym)
俗名:味莲 (WèiLián) Chinese、川连 (ChuānLián) Chinese、鸡爪连 (JīZhǎoLián) Chinese
味连、川连、鸡爪连
图版150: 1-3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in Morot, Journ. Bot. 2: 231. 1897; 中药志1: 457, 图305, 6-7. 1959;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1: 666, 图1332. 1972.——teeta Wall. var. chinensis (Franch. ) Finet et Gagnep. in Bull. Soc. Bot. Fr. 51: 402. 1904. ——C. teeta var. chinensis subvar. rhizomatosa Levl. in Rep. Sp. Nov. 7: 258. 1909.
根状茎黄色,常分枝,密生多数须根。叶有长柄;叶片稍带革质,卵状三角形,宽达10厘米,三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顶端急尖,具长0.8-1.8厘米的细柄,3或5对羽状深裂,在下面分裂最深,深裂片彼此相距2-6毫米,边缘生具细刺尖的锐锯齿,侧全裂片具长1.5-5毫米的柄,斜卵形,比中央全裂片短,不等二深裂,两面的叶脉隆起,除表面沿脉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叶柄长5-12厘米,无毛。花葶1-2条,高12-25厘米;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3-8朵花;苞片披针形,三或五羽状深裂;萼片黄绿色,长椭圆状卵形,长9-12.5毫米,宽2-3毫米;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6.5毫米,顶端渐尖,中央有蜜槽;雄蕊约20,花药长约1毫米,花丝长2-5毫米;心皮8-12,花柱微外弯。蓇葖长6-8毫米,柄约与之等长;种子7-8粒,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宽约0.8毫米,褐色。2-3月开花,4-6月结果。
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生海拔500-2000米间的山地林中或山谷阴处,野生或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城口。
根状茎为著名中药“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等生物碱,可治急性结膜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吐血、痈疖疮疡等症。
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自古以来即认为四川为主产地,例如《名医别录》上说:“黄连生巫阳及蜀郡大山,二月八月采。”而巫阳及蜀郡均指四川。此外,本草记载在长江以东以及湖南、安徽诸省也产,如唐本草记载:“蜀道者粗大,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江东(即今长江以东)者节如连珠,疗痢大著,今澄州(即今湖南澧县)者更胜。”再参阅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澧州黄连”和“宣州(即今安徽宣城)黄连”以及《植物名实图考》中的黄连附图,特别是后二者可以清晰地鉴定即系黄连属(Coptis)植物无疑。因而可以认为我国自古以来即以四川一带的黄连 C. chinensis 及长江流域下游一带的短萼黄连 C. chinensis var. brevisepala 同时一并药用。
与“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相关的种有:
  短萼黄连(变种)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var. brevisepala W. T. Wang et P. G. Xiao
  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P. K. Hsiao
  峨眉黄连  Coptis omeiensis (C. Chen) C. Y. Cheng
  五叶黄连  Coptis quinquefolia Miq.
  五裂黄连  Coptis quinquesecta W. T. Wang
  云南黄连  Coptis teeta Wall.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毛茛目 Ranunculales
毛茛亚目 Ranunculineae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黄连属 Coptis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DNA条形码
序号编号种拉丁名
1 HLQC1001_02 Coptis chinensis 采集信息
2 HLQC1002_02 Coptis chinensis 采集信息
3 HLQC1016_03 Coptis chinensis 采集信息
  种质资源
保藏号:868710187950
单位:湖南吉首大学 课题负责人:张代贵
采集编号:Zdg1305
采集人:张代贵 采集时间:2011年07月04日 采集地: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
—第1页— 共计检索出:1条信息 共1页—
  植物照片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根状茎(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功能用途: 根状茎: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功能用途: 《药典》。【傈僳药】希喜:根茎治烦热神昏,心烦失眠,湿热痞满,呕吐,腹痛泻痢,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湿疹,烫伤,吐血,衄血《怒江药》。【德昂药】芽空龙:治急性结膜炎,急性细菌痢疾,急性胃肠炎《德宏药录》。【景颇药】Woqqihaq chibvun Len:功用同德昂族《德宏药录》。【藏药】娘孜折:根茎治瘟病时疫,热症,大小肠疾病,炭疽病,痢疾,化脓性感染,痈疖疔毒《藏本草》。娘孜泽:根茎治瘟疫,大小肠热病《中国藏药》。【蒙药】尼映斯-巴日,西日-温都苏:根茎治温病热盛心烦,吐血,衄血,湿热痞满,呕恶,痢疾,肠炎,目赤肿痛,口舌生疮,中耳炎,痈疖疮疡,黄水疮《蒙药》。【苗药】鸡爪黄连:治温病热盛心烦,吐血,衄血,湿热痞满呕恶,痢疾,肠炎,目赤肿痛,口舌生疮,中耳炎,痈疖疮疡,黄水疮《湘蓝考》。【维药】马木兰芹:根和根茎用于肠胃炎,痢疾,心火内积,血液妄行,脾胃湿热。C. deltoidea、C. teeta、C omeiensis、c. quinquesecta;C. chinensis var. brevisepala功用相同《维药志》。【土家药】这各(Zev gor) :根茎或全草主治腹泻,痢疾,口疮,热淋;烧灰存性冲水服冶妊娠呕《土家药》。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