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0.91秒
丽江唐松草  Thalictrum wangii B. Boivin
  物种信息
图版142: 1-3
Thalictrum wangii Boivin in Journ. Arn. Arb. 26:116, pl. 1, f. 8-11. 1945, p. p. , excl. paratypum.
茎高30-58厘米,与花序和叶背面有极短的腺毛,常自下部起分枝。茎中部叶有较短柄,为三回三出复叶;叶片长5.5-9.5厘米;小叶薄草质,顶生小叶圆卵形、圆菱形或菱状宽倒卵形,长9-11毫米,宽7-13毫米,基部圆楔形或圆形,三浅裂,裂片全缘或有1-2圆齿,脉在表面平,在背面稍隆起;叶柄长0.8-3厘米。单歧聚伞花序生茎和分枝顶端,通常有3花;花梗长7-14毫米;萼片4,白色,早落,狭椭圆形,长约5毫米;雄蕊多数,长约5.5毫米,花药白色,狭长圆形,长约1.5毫米,顶端钝,花丝上部线形或狭倒披针形,与花药近等宽,下部丝形;心皮4-7,子房纺锤形,有小腺毛,基部有短柄,花柱与子房近等长,腹面上部有线形狭柱头。瘦果新月形,扁平,长约4.5毫米,有8条细纵肋,心皮柄长0.5毫米,宿存花柱长2毫米。6-8月开花。
产云南西北部(丽江至德钦一带)、西藏东南部(察隅)。生海拔2500-3100米间山地云南松林中、沟边或草坡。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
本种与察瓦龙唐松草最为相近,区别点在于后者的柱头极小,椭圆形,瘦果斜椭圆球形,稍扁,纵稜粗而钝。本种外形极似叉枝唐松草组的小喙唐松草 T. rostella- tum, 可能系由后者演化而来。
与“丽江唐松草 Thalictrum wangii B. Boivin”相关的种有:
  武夷唐松草  Thalictrum wuyishanicum W. T. Wang et S. H. Wang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毛茛目 Ranunculales
毛茛亚目 Ranunculineae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唐松草属 Thalictrum
丽江唐松草 Thalictrum wangii

  DNA条形码
  种质资源
保藏号:868710154644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杨湘云
采集编号:09CS1396
采集人:张挺、蔡杰、刘成 采集时间:2009年07月21日 采集地:中国云南省丽江市 采集资源类型:DNA材料
—第1页— 共计检索出:1条信息 共1页—
  植物照片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藏药】加久巴:全草治虫病,痢疾;根治炭疽病,肠炎,痢疾《藏本草》[177]。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