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0.78秒
小沙冬青  Ammopiptanthus nanus (Popov) S. H. Cheng
  物种信息
异名:Piptanthus nanus Popov (synonym)、Podalyria nana (Popov) Popov (synonym)
俗名:矮黄花木 (ǍiHuángHuāMù) Chinese、矮沙冬青 (ǍiShāDōngQīng) Chinese
图版102: 10-12
Ammopiptanthus nanus (M. Pop.) Cheng f. in Бот. Журн. 44: 1384. 1959;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364. 1972.——Piptanthus nanns M. Pop. in Bull. Appl. Bot. Genet. Pl. Breed. 26: 1. 1931; id. in Bot. Mat. Herb. Bot. Inst. Acad. Ser. URSS 18: 320. 1975; Schischk. in Kom. Fl. URSS 11: 36. 1945.——Podalyria nana (M. Pop.) M. Pop. Consp. Veget. Fl. Karpat 130. 1949.
常绿灌木;树冠近圆形,分枝多;树皮黄色,幼时密被灰色绒毛,茎叶稠密。单叶,偶具3小叶;托叶甚细小,锥形;叶柄粗壮,长4-7毫米;小叶全缘,阔椭圆形至卵形,长1.5-4厘米,宽1-2.4 厘米,先端钝,或具短尖头,基部阔楔形或圆钝,两面密被银白色短柔毛,如为三出叶时,则明显较窄,具离基三出脉。总状花序短,顶生枝端,花4-15朵集生;花梗略长于萼,几无毛;苞片早落,小苞片2枚生于花梗中部;萼钟形,萼齿5,三角形,几无毛。荚果线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具果颈,种子处隆起,缝线被细柔毛,缢缩而使荚果凸凹不平;有种子2-4粒。种子较大。
产新疆西部喀什地区。生于砾质山坡。天山地区西部也有分布。
本种是荒漠地带绿色树种,系重点保护植物。可供观赏。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蔷薇目 Rosales
豆亚目 Leguminosineae
豆科 Leguminosae
沙冬青属 Ammopiptanthus
小沙冬青 Ammopiptanthus nanus

  DNA条形码
  种质资源
保藏号:868710001293
单位: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课题负责人:李志军
采集编号:TD-00280
采集人: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资源调查组 采集时间:2006年08月09日 采集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
保藏号:868710001290
单位: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课题负责人:李志军
采集编号:TD-00279
采集人: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资源调查组 采集时间:2006年08月09日 采集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
保藏号:868710001287
单位: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课题负责人:李志军
采集编号:TD-00278
采集人: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资源调查组 采集时间:2006年08月09日 采集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
—第1页— 共计检索出:3条信息 共1页—
  植物照片
—第1页— 共计检索出:8条信息 共1页—
  民族植物学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