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1.26秒
土荆芥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物种信息
接受名:Dysphania ambrosioides (L.) Mosyakin et Clemants (accepted name)
异名:Ambrina ambrosioides (L.) Spach (synonym)、Atriplex ambrosioides (L.) Crantz (synonym)、Blitum ambrosioides (L.) Beck (synonym)、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synonym)
鹅脚草(和汗药考)、臭草(福建、贵州)、杀虫芥
图版15:8-9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Sp. Pl. 219. 1753; Moq. in DC. Prodr. 13 (2): 72. 1849; Wight, Ic. Pl. Ind. Or. t. 1786. 1852; Hook. f. Fl. Brit. Ind. 5: 4. 1886; Forb.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6: 324. 1891; 广州植物志141. f. 56. 1956;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 576. f. 1152. 1972.——Atriplex ambrosioides Crantz. Inst. 1: 207. 1766. ——Ambrina ambrosioides Spach, Hist. Veg. Phan. 5: 297. 1836.——Blitum ambrosioides Beck. in Reichb. Ic. Fl. Germ. 24: 118. t. 251. f. 1-10. 1909.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有强烈香味。茎直立,多分枝,有色条及钝条棱;枝通常细瘦,有短柔毛并兼有具节的长柔毛,有时近于无毛。叶片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具稀疏不整齐的大锯齿,基部渐狭具短柄,上面平滑无毛,下面有散生油点并沿叶脉稍有毛,下部的叶长达15厘米,宽达5厘米,上部叶逐渐狭小而近全缘。花两性及雌性,通常3-5个团集,生于上部叶腋;花被裂片5,较少为3,绿色,果时通常闭合;雄蕊5,花药长0.5毫米;花柱不明显,柱头通常3,较少为4,丝形,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完全包于花被内。种子横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红色,平滑,有光泽,边缘钝,直径约0.7毫米。花期和果期的时间都很长。
原产热带美洲,现广布于世界热带及温带地区。我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有野生,喜生于村旁、路边、河岸等处。北方各省常有栽培。
全草入药,治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并能杀蛆虫。果实含挥发油(土荆芥油),油中含驱蛔素(O10H16C2)是驱虫有效成分。
与“土荆芥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相关的种有:
  刺藜  Chenopodium aristatum L.
  香藜  Chenopodium botrys L.
  菱叶藜  Chenopodium bryoniaefolium Bunge
  合被藜  Chenopodium chenopodioides (L.) Aellen
  菊叶香藜  Chenopodium foetidum Schrad.
  球花藜  Chenopodium foliosum (Moench) Asch.
  杖藜  Chenopodium giganteum D. Don
  灰绿藜  Chenopodium glaucum L.
  细穗藜  Chenopodium gracilispicum H. W. Kung
  杂配藜  Chenopodium hybridum L.
  ……
  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中子目 Centrospermae
藜亚目 Chenopodiineae
藜科 Chenopodiaceae
藜属 Chenopodium
土荆芥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DNA条形码
  种质资源
保藏号:868710171549
单位:云南大学 课题负责人:欧晓昆
采集编号:OUXK11162
采集人:王文礼、冯欣、刘飞鹏 采集时间:2011年10月05日 采集地: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活体材料
保藏号:868710171189
单位:云南大学 课题负责人:欧晓昆
采集编号:OUXK11035
采集人:王文礼、冯欣、刘飞鹏 采集时间:2011年09月29日 采集地: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活体材料
保藏号:868710171096
单位:云南大学 课题负责人:欧晓昆
采集编号:OUXK11004
采集人:王文礼、冯欣、刘飞鹏 采集时间:2011年09月27日 采集地: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DNA材料、活体材料
保藏号:868710170370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周浙昆
采集编号:ZhouZK11465
采集人:苏涛、黄永江、杨青松、胡茜 采集时间:2011年10月17日 采集地:中国云南省丽江市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叶片
保藏号:868710138276
单位: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理局 课题负责人:罗成渝
采集编号:ALSZY238
采集人:罗成瑜 采集时间:2010年11月08日 采集地:中国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采集资源类型:种子
—第1页— 共计检索出:31条信息 共7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植物照片
—第1页— 共计检索出:61条信息 共6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民族植物学
功能用途: 全草(土荆芥):辛、苦,温。有毒。杀虫,祛风,通经。用于风湿痹痛,钩虫病,蛔虫病,痛经,经闭,蛇虫咬伤。
来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功能用途: 【傣药】柏芸幸藤(德傣):全株用于风寒感冒,蛔虫病,钩虫病,皮肤瘙痒,湿疹《滇省志》。【彝药】鼻尼色:全草治外感风寒,皮肤风湿痹痛,钩虫,蛔虫,痛经,经闭,皮肤湿疹,虫蛇咬伤《楚彝本草》。【傈僳药】义狂汉勒:全草治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治皮肤湿疹,瘙痒《怒江药》。【瑶药】荆芥美:全草治吹风蛇咬伤《桂药编》。【侗药】骂杨游,Mal. yangc yw:全草主治份审(癣) 《侗族医》。马洋油:Mall YangcYw:带果序得全草用于驱蛔虫,钩虫,灭滴虫[12]。【苗药】Reib xad nqind(锐虾请) ,Jab zangd dit(加姜给) :全草治疗皮肤作痒及湿疹,下肢溃烂,烂脚丫《苗医药》。Jab zangd git加姜给:全草主治皮肤湿疹,下肢溃烂《苗药集》。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植物标本
标本数据集
×

物种身份证

如果您对我们的数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